晨雾像一层轻柔的纱
还没来得及从石门山的林间褪去
24级药学与中药专业的学子们便手持工具
背着药篓,踩着沾露的石阶走进了山林
阳光透过松针的缝隙
织成细碎的金网、落在沾满晨露的植物上
也落在学子们微微蹙起的眉尖
有人正俯身观察一株牛膝的叶脉
有人用小铲子小心翼翼地拨开土壤,生怕碰伤了蒲公英的根茎还有人手捧笔记本,细心地记录着草药生长的海拔与环境
药篓里的收获渐渐丰盛起来
带着泥土清香的商陆、开着细碎白花的车前子
每一株草药都被细心擦拭干净,分类摆放
风穿过树林时,裹挟着草木的清香与学子们的低语
偶尔有几声清脆的鸟鸣落下
与他们翻动笔记的“沙沙”声交织在一起。
山间溪边,成片益母草缀着淡紫小花
教师们驻足花丛前,轻折一枝向学生展示
从轮伞花序到棱形茎秆
细致讲解这味妇科良药的形态特征与药用价值。
学生们迅速围拢,有人指尖轻触叶片感知质地
有人提笔在笔记本上记录要点
见有学生对采收时机存疑,老师随即指向花序基部
以实物示范花期采收的优势及避开正午烈日的注意事项
并将花枝递到学生手中供近距离观察。
阳光洒在师生专注的身影上,构成山间实践教学的温馨画面。
肩头药篓还沾着山泥,脚步已叩响实验室的门。
把石门山的风,裹进益母草与吸水纸的缝隙。
镊子挑开卷边的叶尖,让每道脉络都舒展成诗。
标本夹慢慢收紧,将春日的中草药香锁进时光里。
台灯下翻开笔记,字里行间蹦出山间的鸟鸣与晨光。
围坐时分享的每句话,都裹着亲手采药的甜。
野外实践活动落下最后一笔,整座山的故事,都成了纸上的星。
文/王雨晴
摄影/胡艺
编辑/张黎
初审/张黎
终审/徐西朋